Tesla動力入耳
Astell&Kern x Beyerdynamic攜手推出全球首隻Tesla技術入耳式耳機T8iE
德國 Beyerdynamic 在 1924 年由 Eugen Beyer 成立,廠方的 Tesla 專利技術,除了來自量度磁通量的單位 Tesla,亦是以磁力學巨匠 Nikola Tesla 之名,代表 Beyer 家族對這位科學家的敬意。Tesla 技術是 Beyerdynamic 以數十年經驗研發的強磁技術,T1、T5p、T90 等現時的高階耳筒都會用到這個技術。
強磁入耳:AK T8iE
Beyerdynamic 跟 Astell&Kern 兩個品牌以往有過兩次的合作,今次他們的合作更希望在便攜音響的領域中更進一步:製作一對有 Tesla 技術的入耳式耳機,但要把 Tesla 技術用在入耳式耳機,便得先把 Tesla 技術縮小才行,Beyerdynamic Head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Thomas表示,這個小型化過程是個十分大的挑戰,T1、T5p 這些頭戴式耳機內有足夠的空間,可以放到很強的線圈,但這對新入耳式耳機磁石部分只有 T1 的 1/16 大小,所以廠方花了很長時間研發全新技術。終於,Tesla 技術的入耳式耳機 AK T8iE 正式誕生。
11mm的挑戰:全新Tesla單元
開發團隊把單元直徑定在 11mm,大的單元雖然可以推動更多的空氣,但卻會因太重而令聲音太暗;反之,太小的單元則會很難還原自然的低音。為了在這兩者中平衡,Beyerdynamic 選取這個較為平均的大小,然而更大的挑戰卻是要做到 Tesla 級別的磁力。由於 AK T8iE 的磁石比 T1 細 16 倍,他們便得在線圈上繞多很多的圈,太大和太重的線圈也不適合,最後廠方成功以一條非常幼細、肉眼難尋的特製銅絲繞成多圈數的線圈,令 Tesla 技術終能在入耳式耳機完美重現。
舒適就是力量:耳甲腔貼伏設計
現在市面上不少入耳式耳機採用的是「入耳」,要把耳膠及導管部份插入外耳道。雖然於隔音十分有幫助,但難免有部份用家會感到不適。AK T8iE 的耳膠設計考慮到人體工學,以人耳的「耳甲腔」(耳道對出、外耳中間的部分)作為參考,使耳機能以「貼伏」的方式墊在耳甲腔,不用塞進耳內。AK T8iE 更使用了特別設計的耳膠,耳膠的形狀除了考慮到人體工學,更使用了特別的矽膠,令配戴更為舒適。
精良配備:耳膠、耳棉、便攜盒、線夾 + 原廠平衡線
為配合 Astell&Kern 播放器,配件中也附上 2.5mm TRRS 耳機線,用於 AK380、AK240 等播放器之時,得到更佳的表現,而兩條原裝耳機線也加入 Kevlar,令線身更為強韌。拉開 AK T8iE 在原裝盒的抽屜式配件部份,你便能看見配件十分整齊精緻地排在蓋了黑絨的棉中。為了盡量避免配戴上的問題,AK T8iE 有五種不同大小的耳膠,能讓不同耳型的人配戴;耳膠外更備有三種大小的 COMPLYTM 耳棉, 隔音效果更佳。
產品規格: 耳機設計:入耳式、封閉 阻抗:16Ω 響應頻率:8-48000Hz 靈敏度:109dB @ 1mW, 500Hz 線長:1.3m 價錢:HK$7,800 查詢:ECT(3188 0767)
同場加映 AK380AMP 上手圖
Like+Share feverSound facebook today